预制菜开年即开跑,赛道更热闹

如果说2021年是预制菜爆发元年,那么2022年可以说是其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关键时期。进入2023年,随着疫情放开,没有了“囤货”加持的预制菜被很多人认为要“凉了”,甚至有人直言“疫情过后,C端预制菜将被‘抛弃’”。事实真的如此吗?上半年预制菜行业的表现到底如何?

2023喜迎开门红,预制菜被持续聚焦


【资料图】

2023年伊始,随着人们的生活回归正轨,兔年春节多地餐饮市场迎来利好,消费复苏大幕开启。与此同时,在疫情当中强势“出圈”的预制菜,春节期间销量也是直线上升,喜迎开门红。

据艾媒咨询统计,截至1月26日,2023年春节销售季全国预制菜销售额约为1307.53亿元,较去年同比增长约43.6%;京东发布的《2023春节假期消费趋势》显示,春节假期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倍;2023年叮咚买菜年夜饭相关菜品销量也同比增长了500%。

此外,餐饮企业的预制菜销量也上涨不少。中国烹饪协会调研数据显示,26.7%的餐饮企业预制菜销售同比2022年有所上涨。比如北京市老字号全聚德、便宜坊、旺顺阁的多款年夜饭套餐及年货礼盒销量可观,护国寺小吃起源店非遗小吃礼盒单日销售超1000盒,山东本土餐饮巨头山东凯瑞商业集团的预制菜销售同比去年上涨50%。

可以说,开年即开跑,预制菜起步就冲刺。

2月13日,风口上的预制菜产业,更是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——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。随着一号文件的正式发布,全国各地也开始抢抓预制菜产业政策机遇期和窗口期:多地陆续召开预制菜相关论坛,举办预制菜展览会。企业参展热情高涨,借由展会进行商机精准对接,从而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。

在政策端,2023年上半年,各省市争相出台支持政策,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,鼓励推出预制菜产业园区,试图从产供销链条促进预制菜的发展。

年初,四川省经信厅、科技厅、农业农村厅、商务厅、省市场监管局印发的《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明确,将围绕加强质量标准建设、支持产品创新开发、培育企业主体、支持原料基地建设等10方面,支持四川预制菜产业发展;3月,云南省政府联合印发《云南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。《实施意见》明确,到2025年,将建成一个云南省预制菜创新平台,建设一大预制菜示范园区,培育百户预制菜龙头企业,推出千款预制菜特色产品;5月,为推进杭帮菜研发,提升中国杭帮菜品牌,杭州市多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杭帮菜研发和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(2023-2025)》;6月,湖南长沙县出台政策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……

各地政府加快“跑马圈地”,一方面看中了预制菜这块潜力无限的蛋糕,另一方面,预制菜产业对于地方经济、产业发展都有很强的助力。通过政策支持、资金补贴、人才培养,品牌宣传等,政府乐于参与其中,让自己成为发展中的关键变量。

各种标准相继出台,让预制菜“叫好又叫座”

各地政府都“出手”了,可见预制菜这块肥肉是“真香”。但事实上,大家对预制菜的口碑一直是褒贬不一。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数据显示,目前,预制菜的口碑以中性为主,占比76.41%,正面声音占比9.6%,主要聚焦预制菜产业能够减少餐饮业的成本,提高效率,助力农产品的标准化等。敏感声音占比13.99%,主要为质疑预制菜食品安全、预制菜产品与新鲜农蔬产品混用损害消费者权益等。

值得一提的是,2023年1月至2月预制菜的口碑有明显提升,正面占比上升近7个百分点,负面下降超6个百分点,整体来看,随着预制菜产业的正向作用逐渐凸显,其产业声誉在逐渐变好。

如何让“众口难调”的预制菜“叫好又叫座”?这离不开行业标准的规范指引。目前,我国预制菜行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,行业标准较为缺乏。自2022年起,各地预制菜标准陆续颁布,2023年预制菜新标准也相继出台。

2月14日,佛山市农业产业联合会发布了《预制菜肴 畜肉生制品》《预制菜肴 淡水鱼类生制品》《预制菜水产品原料安全卫生要求》《预制菜质量评价规范》四项团体标准,在预制菜菜肴、安全和质量方面进行了规定。2月28日,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《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指南》《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》2项地方标准,分别对预制菜产业园区的选址、规划、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区建设,以及预制菜的分类、生产加工的基本要求、选址及厂区环境要求等做出了规定。

4月20日,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发布了《预制菜安全生产技术规范》《预制菜卫生等级技术规范》《预制菜原料供应商选用指南》三项团体标准,对预制菜的生产技术、卫生、原材料做出了规定。5月16日,河南省肉类协会发布了《常温预制菜》《预制菜 扣碗》两项团体标准,由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、漯河汇享食品有限公司、河南省科研平台服务中心等河南龙头企业、科研高校联合起草……

可以说,标准是树立产业发展规范、夯实行业发展根基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。以上标准的发布,都将为预制菜的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安全化发展保驾护航。

与此同时,还有不少高校探索开设预制菜相关专业,为预制菜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助力。

2月底,全国烹饪本科院校扬州大学,首个“预制菜膳食工程师”微专业开始招生,与该专业配套的预制菜产业学院也已立项。今年3月,四川旅游学院预制菜产业学院开始启动“预制菜加工与管理微专业”招生及建设工作。同样在3月,珠海市农业集团公司与珠海市技师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双方将共建预制菜工匠学院项目,并开设预制菜研发与运营管理专业。5月,扬州大学官微发文,该校预制菜膳食工程师等微专业启动招生工作。按招生计划,首批学生将从2022级、2021级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在校本科生中,经过自主报名、选拔产生。

各路玩家涌入,预制菜赛道竞争愈发激烈

进入2022年后,中国预制菜企业数量已经从十几年前的2000家,增加至如今超过7万家。2023年复苏大势下,持续火热的预制菜赛道吸引了更多玩家争相涌入。

2023年上半年,三全、春雪、安井、得利斯、龙大美食等上市龙头企业,在预制菜战略布局、产品研发、渠道布局等方面动作不断。

4月21日,千味央厨与河南浚县人民政府举行签约仪式,千味央厨鹤壁百顺源食品加工项目正式落户浚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。据悉,千味央厨鹤壁百顺源食品加工项目总投资约3.5亿元,主要生产预制菜等多个品种的产品,将成为千味央厨在河南乃至全国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基地。5月9日,得利斯在接受投资者调研的时候表示,企业陕西基地5万吨预制菜产能预计在2023年三季度投产,届时,公司的预制菜总产能将达到20万吨。

产品方面,4月份,安井冻品先生发布2023年度战略大单品——香辣烤鱼。此款产品的推出,表示公司将朝着“每年打造一款破亿爆品”的目标继续努力。5月19日,春雪食品集团2023春季新品发布会在莱阳召开,现场推出16款预制菜新品,具有鲜明的地方菜系特色(包括鲁菜、北京菜、川菜、粤菜、浙江菜、江苏菜、淮扬菜、新疆菜等)、多样组合及多种包装选择,亮点多多。

渠道拓展方面,龙大美食方面表示今年将围绕肥肠类,在大B、中小B、C端进行体系的整体打造,通过固老开新,对原具有优势的大B渠道,做横向和纵向的延伸。惠发食品则表示从供应链、预制菜、线下餐厅等多方面入手,积极布局。未来将打造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两条链,一是城市特色产业链,二是城市公共服务链。“预制菜第一股”味知香,在2023年一季报中表示,公司线上布局正在探索,在零售渠道方面,味知香计划在传统农贸市场、菜市场加盟店的基础上多方向渗透,尝试开发街边店以及商超店中店;在批发渠道方面,则计划分批发客户、社会餐饮、团餐业务三大板块。

与此同时,全聚德、广州酒家、眉州东坡、南京大牌档等越来越多老牌餐饮企业陆续推出自己的预制菜礼盒;呷哺、西贝也官宣加速布局预制菜赛道。此外,锅圈、绝味等食材供应链品牌继续加重预制菜产品占比,销量暴涨。

还有不少跨界玩家前来搅局。3月初,A股“体育第一股”贵人鸟于齐齐哈尔投资设立预制菜产业园子公司,注册资本1亿元。3月底,绝味食品旗下“一站式卤味预制菜解决方案”品牌绝洽,在良之隆食材节现场正式亮相。同一时间,“味精大王”莲花健康发布公告,拟收购自嗨锅所属公司,作为进军预制菜赛道的第一个标的,交易对价预计介于3-6亿元。

与其紧密关联的厨电巨头,格力、格兰仕等也以跨界者身份加入,企图从中找到新的增长点。

3月28日,格兰仕集团联合广东省餐饮协会及广州酒家、陶陶居、西贝餐饮、喜市多、国联水产、蒸烩煮、日冷食品等企业,在佛山顺德发起成立“中国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”。当天,《适用于微波加热的预制菜通用要求》、《即热预制菜专用微波炉》的团体标准也宣布已启动制订或立项。7月4日,由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主办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承办的首届预制菜装备产业大会在珠海举办,会议期间,广东省预制菜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理事长、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发表了主旨演讲,她表示,要以新型工业化赋能农业,赋能生活,“将预制菜产业和预制菜装备联合起来,将中国的美味佳肴送向世界。”

新零售的代表盒马上半年在预制菜领域也是动作频频。4月,盒马预制菜部门正式成立,并在2023中国连锁餐饮峰会上首次亮相。盒马预制菜部门总经理陈慧芳表示,继武汉、成都等地的央厨陆续投产后,今年5月,盒马上海央厨也正式投产。在5月9日举办的盒马预制菜战略升级发布会上,发起成立预制菜生态联盟,盒马CEO侯毅再次强调,预制菜的发展不可逆,将快速成为生鲜购物的主要品类,只要把预制菜做强做大,商超结构将发生革命性变化。并透露称,今年10月份,盒马将在上海开出以预制菜为核心的全新品类结构的盒马鲜生门店。

纵观整个预制菜赛道,各家企业都有各自的优势,但市占率较高的龙头尚未出现,想在目前竞争者众多、市场格局分散的预制菜,讲好新故事并不容易。陆正耀的“舌尖英雄”、罗敏的趣店……虽已经消失于大众视野,但也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。

掘金预制菜产业,不是百米赛,而是马拉松。任何长线赛道,不熬个5到10年,难见成效。所以,对于企业来讲,认真打磨产品才是王道。

(综合)

《中国食品报》(2023年07月13日05版)

(责编:邱思思)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欧洲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